哈密瓜秋季栽培技术

2020-06-01

名称哈密瓜秋季栽培技术

设施类型 塑料大棚
关键词哈密瓜、秋季、栽培技术

蓏果分类 甜瓜(哈密瓜、香瓜、白兰瓜、其他)
适宜品种东方蜜1号、哈密红、华蜜0526

育苗
1. 播种育苗

秋季哈密瓜大棚栽培的育苗时间掌握在7月底~8月初,生籽播种。出苗前,白天遮阳降温,一旦出苗,马上除去遮阳网,接受光照。苗龄10天左右,1叶l心时即可移栽。

2. 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商品有机肥500千克、三元复合肥(含硫)20~30千克,具体用量可根据地力情况酌情增减。

3. 整地作畦

因哈密瓜根系不耐湿,故宜作高畦种植,一般畦高25~30厘米。作畦后应浇透水,并铺好滴管,然后覆盖地膜。地膜宜选用黑白双色地膜,除保水外,还可防杂草和降低地温,有利于苗期根系生长。

定植及田间管理
1. 种植方式

(1)立架栽培。

通常8米宽大棚做成6个畦,6 米宽大棚做成4个畦,每畦种1行,株距为40厘米左右,行距130厘米或150厘米,每亩栽培密度1000~1200株。

(2)爬地栽培。

6米宽棚内作成2畦,株距为35~40厘米,每亩栽培密度500株左右。

2. 移栽质量

秋季气温高、光照强,因此宜选在傍晚移栽秧苗,大小苗分开栽植。注意移栽深度,保持秧苗清洁,最好带药移栽,移栽后浇足活棵水。

3. 整枝理蔓

立架栽培宜采用单蔓整枝方式,主蔓25~28叶节摘心,中间部位选留3个座果枝,其余侧枝全部去除。蔓长30厘米时进行吊蔓,以后随蔓的生长,分次绕蔓上架。爬地栽培宜采用双蔓整枝方式,座果蔓22~25叶节时摘心。

4. 座果留瓜

座果枝选定后即留2叶及早摘心,雌花开放当天上午6~8时进行人工授粉,也可在雌花开放前1~2天喷施座果灵。一般分2次选果。当幼果长到鸽蛋大小时,3选2;当幼果长到鸡蛋大小时,2选1。立架、爬地栽培均每株留1个瓜,其余去除。

5. 肥水调控

营养生长期一般不需要补水,如遇土壤偏干、植株生长缓慢,可适当补施肥水促苗生长。座果后,在果实膨大期可施l~2次肥水,促瓜膨大。一般每亩施三元复合肥(含硫)20千克左右,具体施肥量视植株长势、长相而定。果实转色后一般不再施用肥水,但可结合防病治虫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增加糖度和防止早衰。

病虫害防治
1. 蔓枯病。

应从苗期开始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病情严重时可用瑞毒霉素或阿米西达或百菌清或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可杀得30~50倍液涂茎防治。

2. 白粉病。

植株受白粉病危害后,极易引起后期早衰。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捷菌)2000倍液或43%戊唑醇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40%氟硅唑(福星)乳油4000~6000倍液防治,每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还可采用烟熏处理,每50立方米用硫磺120克、锯末500克拌匀,分放几处烟熏;或每亩用45%百菌清烟熏剂250克进行熏蒸,傍晚开始,熏蒸1夜,第2天清晨开棚通风。

3. 病毒病。

治虫防病,防止蚜虫,烟粉虱传毒。发病初期可选用8%菌克毒克200倍液或5%菌毒清25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农药防治。

4. 霜霉病。

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座果时恰遇阴雨天气,则易发霜霉病,因此,在此之前要进行一次预防,一旦发现,可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等农药防治。

5. 蚜虫。

可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6. 烟粉虱。

可用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000~75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雾防治。

7. 瓜绢螟。

可用1%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或0.5%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或苏云菌杆菌(BT)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8. 红蜘蛛。

可用1%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液或73%炔螨特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

备注《上海农业科技》2014,(4)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