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晚蜜桃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2020-06-22

名称沧州晚蜜桃稳产优质栽培技术

果树分类 核果类-桃
设施类型 露地及覆盖
主要品种沧州晚蜜

环境要求
沧州晚蜜桃具有果个较大、色泽美观、品质优良、丰产和耐贮藏等突出优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近年来晚蜜桃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于晚蜜桃生长期较长,其技术管理较中早熟桃难度大。为此我们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晚蜜桃稳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系统研究,确定了晚蜜桃无公害果品性状指标,无公害桃果的产量水平及品质指标,为晚蜜桃实现稳产优质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技术经农民广泛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晚蜜桃新品系特征特性

果实圆形、属大果型,平均单果重220-250克,最大398克,果皮红色,色泽鲜艳,风味香甜,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黏核,9月下旬成熟。树势健壮,适应性强,特别是耐寒性较强,栽植后第2年即可有产量。

2.园址选择

栽植桃树最适宜的立地条件是土壤疏松肥沃,排水通畅,有水浇条件的沙质壤土,这样可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势,获得色泽艳丽、果面光洁、果实个大、风味浓郁的极佳果品。

苗木选择与定植
把好苗木关是获得早实、丰产、优质的前提。优质苗木应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细根多。茎干粗壮,苗高80-120厘米,整形带内有5-7个饱满芽,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等。选择优质苗木建园当年即可形成1.5-2米的树冠,第2年有一定的产量,第3年实现丰产。所以最好选用二年生根、一年生干的苗木建园。

定植后的管理
(1)挖穴栽植

根据土壤类型不同,要求树穴直径80-100厘米,穴深60-80厘米。活土和生土分开堆放,填穴前应掺入有机肥,每穴50千克左右,与土壤充分混合,回填时生土在下,活土在上,一定不要打乱土层,树穴回填后应立即浇水沉实,然后填平备栽。定植时间以春季为最好,有利于断根愈合,恢复生长。栽后树盘应覆地膜,以便提高地温,使苗木迅速进入生长期,栽植定干后应及时套袋。

(2)节水灌溉技术

针对晚蜜桃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的特点,确定当年10月至次年9月为一个过渡年。再将过渡年分为10月至翌年5月和6-9月两个时期,其标准为10月至翌年5月降水量小于90毫米及6-9月降水量小于330毫米为干旱年。10月至翌年5月降水量90-150毫米及6-9月降水量为330-530毫米为平水年,10月至翌年5月降水量大于150毫米及6-9月降水量大于530毫米为湿润年。其灌溉指标为:干旱年由原来的5水改为3水。平水年由4水改为2水,丰水年由3水改为1水,节水效果较好。

(3)配方施肥技术

幼树成活发芽抽梢20厘米后,4-7月份,最好每月施1次尿素,利用雨天每株撒施10-20克。干旱季节,每株用0.5%的尿素水浇施5-8千克。进入结果期后。要氮、磷、钾配合施,年施肥为夏、秋两次。第1次。夏季生理落果停止后即桃核已转硬之时期,一般为5月中旬。这次施肥量占全年50%-60%,施肥配比为钾>氮>磷。多施钾肥不但可以增大果实,还可以增加甜度、改善着色。一般根据结果量施肥。每结50千克果,施氮、磷、钾含量分别在12%以上的复合肥1千克,加氯化钾0.1千克,或施尿素0.3千克+钙镁磷肥0.2千克+氯化钾0.3千克。第2次,采果后施基肥,一般为9-10月份。如结果多树势弱,要早施,采后马上施。如树势强,要延迟到10月份施。否则会引发秋梢,但一定要在落叶前施下。这次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50%。且以有机肥为主,每株鸡粪5千克,或猪栏肥25-30千克。或氮、磷、钾复合肥1千克。结果树,春肥不施,如花量少,树势弱,立地条件差,可适当追施一些花前肥,否则,施肥过多,枝叶旺长,反而引起大量落花落果。定果后,氮肥也不能太充足,否则。梢长多了就不长果,引起梢旺果小,如缺硼,花前每667平方米可撒施1-1.5千克硼砂。

施肥方法:夏季施壮果肥,采用撒放一地块,再行翻耕一地块,深度约10厘米左右,不要怕断根后会影响树势。夏季也可利用雨天撒施不翻耕。采后秋季810月份施基肥,可采用沟施、穴施或撒施后全园翻耕等。如遇秋旱,最好选下雨后马上施,如在比较干旱的时期施肥,会因断根太多而引起大量落叶。

(4)整形修剪技术

采用自然开心形较为理想。其主要特点是主枝少,侧枝多,骨干枝间距大,光照充足,枝组寿命长,结果面积大,丰产,早实,品质优。

①定干:干高以30-40厘米为宜,成品苗定植后,在距地面30-40厘米处选留5-7个饱满芽栽植定干,待新梢抽出90厘米左右时,从中选留生长健壮、角度合适的3个枝条作主枝,其余枝条进行摘心或疏掉。

②幼树修剪:对1-2年生幼树,修剪时重点培养骨干枝,确保骨干枝的生长优势,以迅速扩大树冠,完成基本树形,形成结果面积,对先端生长势强、角度不开张的主枝,要拉开角度,疏除部分旺枝,及时进行生长期的修剪。采取抹芽,摘心等措施,培养枝组,改善光照,提高花芽质量。

③三年生树的修剪:进一步扩大树冠,完善树形,稳定树势,促进早期丰产,获得优质果品。因此,对主枝上的徒长枝一般不剪,以便稳定树势,增大结果面积;在控制外围的同时,对树冠的中下部要及早着手培养中大型永久性结果枝组。防止下部光秃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放后截,将主枝中下部的粗壮枝或徒长枝扭伤压弯,缓和生长,待结果后回缩;第2种是先截后放,冬剪时留20-30厘米重短截。第2年夏季摘心,去强留弱、去直留平培养枝组。内膛枝组不宜超过40厘米,主侧枝外围和两旁可根据空间大小,主侧枝的承受能力来培养大中型结果枝组。

④盛果期树的修剪:均衡主枝、侧枝间的生长势,更新枝组,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对主侧枝的徒长枝缩放结合,抬高角度,维持主枝的生长势,对枝组修剪。应采用培养、更新相结合,使其合理占据空间,对外围和侧面的枝组,采用缩放结合,以维持结果空间。

(5)疏花疏果技术

①疏花:以人工疏花为主,越早越好。花芽萌动期开始进行,可疏除总花量的20%-30%,这一措施可以节约大量的树体贮备营养,使留下的花开花整齐,授粉受精良好,第1次疏花,一定要将0.6厘米粗以下的枝条上的花全部疏掉,以便进一步节约营养,提高坐果质量。

②疏果:可分2次进行,第1次在花后4周开始,选留果枝中上部的长形果、好果,疏除朝天果、畸形果、小果等,疏果量应占坐果量的60%-70%。第2次疏果也叫定果,一般在花后50天进行。长果枝留2-3个果,中果枝留1-2个果,短果枝留一个果,使果在冠中均匀分布,单株留果量一般在100-150个为宜,667平方米产优质果2500-3500千克。

(6)果实套袋技术

套袋作用。套袋可防止病、虫、鸟等危害果实,减轻果锈、青斑和裂果,提高果实硬度。改善果实外观。减少农药残留。

①果袋选择。果袋有塑料袋和纸袋,桃一般选择纸袋。纸袋种类有单层和双层,颜色又分为浅色和深色2种。据试验晚熟桃如北京晚蜜桃等品种用双层深色袋效果最好。

②套袋时期。桃盛花后30天内要进行严格疏果,在第2次生理落果(硬核期)即谢花后50-55天进行套袋(沧州市在5月20-25日)。套袋时间以晴天上午9-11时和下午3-6时为宜。套袋前2天全园要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可喷50%混灭威乳剂800倍或10%吡虫啉5000倍液或20%灭扫利2500倍液。

③套袋操作技术。套袋前将袋口朝下竖放在潮湿的地面上或在袋口处喷水,使之返潮、柔韧,便于使用。套袋时,先撑开纸袋,令袋体膨起,使两底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果实套入后,果柄或母枝对准袋口中央缝,从中间向两侧依次按折扇方式折叠袋口,用铁丝扎紧袋口,套袋顺序应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④摘袋时间。摘袋时间因纸袋类型、桃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套用双层纸袋的晚熟品种,在采收前20-25天除去外层袋,采前7-10天全部去袋,较难着色的品种。可在采前一个月开始去外袋,采前10天左右全部除去袋。摘袋过早或过晚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过早去袋的果实与不套袋的无差别;摘袋过晚,果面着色浅,贮藏易褪色,影响销售。

(7)果园覆盖技术

果园覆盖包括薄膜覆盖和覆草。薄膜覆盖一般在春季干旱、风大的3-4月份进行,覆盖时可顺行覆盖或只在树盘下覆盖。果园覆草一年四季均可,以夏季(5月份)为好。旱薄地多在20厘米土层温度达20℃时覆盖,麦秸、麦糠、杂草、树叶、作物秸秆和碎柴草均可用于果园覆草,生产中提倡树盘覆草。其具体技术为:覆草前在两行树中间修筑40-50厘米宽的畦埂或作业道,树畦内整平使近树干处略高,盖草时树干周围留出大约20厘米的空隙,以便降雨后使水沿树干和畦尽快渗入土壤,同时覆草前结合深翻或深锄浇水,株施氮肥0.2-0.5千克,以满足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对氮肥的需要。覆草厚度为15-20厘米,覆草后在草被上零星压土,以防风刮和火灾。覆草时注意新鲜的覆盖物最好经过雨季初步腐烂后再用,覆草后不少害虫栖息在草中,应注意向草上喷药,以起到集中诱杀效果。秋季应清理树下落叶和病枝,防治早期落叶病、潜叶蛾、炭疽病等发生。

病虫害防治
①果实套袋:套袋前要喷1次杀菌、杀虫剂,最好选择具有内吸或渗透作用的药物。解袋后喷1次杀菌药。

②病害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必须从预防着手:一是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防止树体旺长;二是及时进行夏季修剪,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三是发病要及时喷药防治。

③虫害防治:该品种的主要害虫是桃蚜和潜叶蛾。对桃蚜的防治,可采用桃蚜一次净涂干,效果很好。对潜叶蛾的防治,一是冬季将桃叶全部清扫干净,集中深埋,以消灭虫源;二是发生虫情及时喷药防治,据试验以灭幼脲3号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理想。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