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短叶13号早萝卜

2020-03-26

品种名称白沙短叶13号早萝卜

分类 根菜类-萝卜
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审(认)定年份1990年

审(认)定情况199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广东省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广东省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叶丛半直立,株高38~45厘米,叶片呈倒卵形、汤匙状,叶长18~25厘米,宽7~12厘米,叶色浓绿,叶缘全缘,无茸毛。肉质根呈长圆柱形,长28~34厘米,横径4~6.5厘米,皮肉皆白色,表皮平滑,根痕少,入土部分占30%~40%,单根重0.2~0.6千克。品质好,肉质致密多汁,味甜。

产量表现

夏播每667平方米产量1200~1500千克,秋播每667平方米产量2500~3000千克,高产的可达5000千克。

抗性

耐高温高湿能力强,较抗霜霉病及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华南各省5至10月均可种植,长江中下游5至8月播种,亩用种量0.5~0.6公斤。

2. 适合于微酸至中性的沙质土或砂壤土种植。可用狭畦双行点播或条播,畦宽1米(包沟),穴播时穴距18~20厘米,行距25~30厘米;条播时行距30~35厘米。整理好三级排灌沟。

3. 施足基肥,每亩1500公斤腐熟土杂粪或播前2天以5公斤复合肥混500公斤水在播种沟均匀条施。

4.播种至采收40~50天。

适宜地区
适应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和东南亚种植。生长适温18℃以上。

小编推荐

蓉油13号油菜


品种名称蓉油1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5年

审(鉴)定情况200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川审油2005002

选育单位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蓉A0464为母本、蓉C2514为父本组配育成的甘蓝型中熟双低三系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215厘米 ,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单株角果数506.9个,每果粒数15.4粒, 千粒重3.04克。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0.5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1.31%,两年参试点次17点,增产点次15个;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4.0.7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3.66%。

品质分析

含油率37.8%,芥酸含量0.08%,硫苷含量22.94umol/g饼,全生育期220天。

抗性

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感-中抗病毒病,低感-低抗菌核病;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与对照相当,抗倒力、耐寒力比对照强。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15日,直播10月上旬。

2. 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6500株,直播12000株。

3. 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

4. 适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四川省平丘冬油菜区。

秦优13号油菜


品种名称秦优13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9年

审(鉴)定情况2009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陕审油2009002号

选育单位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原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三原县种子公司合作育成,2168AMC。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甘蓝型双低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叶上挺,叶片窄长而薄,裂叶1对,缺刻浅。叶缘锯齿状,蜡粉少。花瓣圆、中大,侧叠,花色黄;分枝位高,分枝较短,株型紧凑,茎秆绿色,秆硬;抗倒性较强。每亩0.8万株密度下,一般株高185厘米,分枝位高64.8厘米左右,单株有效分枝数8.2个,有效角果数372.1个,每角粒数22.2粒,千粒重3.54克。籽粒黑色。陕南区试全生育期239天,比对照早熟1天。

产量表现

陕南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90.7公斤。

品质分析

杂交种种子芥酸含量<0.23%;商品籽硫苷含量32.62~28.43微摩尔/克(饼),含油量43.94~46.46%。

抗性

2007年抗菌核病,2008年中感菌核病。

栽培技术要点

播期:陕南与当地品种同期播种;播量:直播每亩0.3公斤,移栽每亩0.1公斤;密度:亩留苗0.8~1.2万株;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一般亩施尿素15~18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钾肥和硼肥可根据土壤情况适量补施,一般亩施硼肥0.5~0.75公斤。加强田间管理:1~2叶期及时间苗,3叶期及时定苗,实施冬灌,及时培土中耕和防治病虫害,封冻前培土壅根,保苗安全越冬。稻田要及时开沟排涝,做好抽薹初期和终花期后茎象甲、蚜虫、菌核病防治,叶面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等,增角、增粒、增粒重;适时收获,堆垛后熟,及时打晒,防止发霉变质;大田收获的油菜籽不能作种用。

适宜地区
适宜陕南汉中、安康地区种植。

湘椒13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1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株洲市蔬菜所
品种来源用9系作母本、4系作父本,配制而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熟品种,从定植到采收约35天。株高51cm左右,株幅5150cm,果实粗牛角形、浅绿色,果皮微皱,纵径14cm,横径3.5~4cm,果肉厚约0.28cm,平均单果重24.2g。微辣。

产量表现

19961997年湖南省区试,早期平均亩产676.5Kg,比对照湘椒1号增产16.25%;亩总产量1746Kg,比对照增产22.09%。

品质分析

果实总糖含量为4.15%,维生素C含量138.57mg/100g。

抗性

抗寒、耐热,较耐贮运,抗疮痂病,较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11月至12月播种,温床或温室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大田。

2.注意防治病毒病、炭疽病以及地老虎、蚜虫、烟青虫、红蜘蛛、茶黄螨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
适宜湖南省各地以及相同生态区种植。

茄杂13号


品种名称茄杂13号

分类 茄果类-茄子
学名Solanum melongena L.

选育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紫黑色圆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早中熟,植株生长势强,开花节位7~8节,果实圆形,紫黑色,果肉浅绿色,肉质细腻,果面光滑,光泽度好,连续座果能力强,抗病性强,单果重单果重800~1000g。

产量表现

亩产量6000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

亩种植密度1500~1700株。

适宜地区
适宜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湘椒21号(湘研13号)辣椒


品种名称湘椒21号(湘研13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1年

审(认)定情况200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湘品审322号,川审蔬24号

选育单位 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
品种来源由母本8215和父本8504配制的杂交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从定植至采收约48天,株高55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株型紧凑,分枝性中等,节间距中等,始花节位12~13节。果实粗牛角形,纵径16.4厘米,横径4.5厘米,肉厚0.4厘米。果肩平,果面光滑,商品成熟果为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单果重65~100克,果实微辣带甜,风味好。果皮较硬,耐贮藏运输。挂果力强,坐果率高,采收期长,长江流域春季栽培采收期可长达130天。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100~2700千克。

品质分析

果实中含维生素C151.3毫克/100克鲜样,可溶性固形物4.1%、辣椒素0.1%、干物质11%。

抗性

抗疫病,耐病毒病和炭疽病。

栽培技术要点

1.可作早春晚熟丰产栽培和秋延后栽培。早春栽培12月至翌年2月播种,播种量50克/亩左右,3~4片真叶时分苗1次,8~10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2.秋季栽培一般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1个月苗龄即可定植。栽植行距各55厘米、株距45厘米。

3.该品种果实大,施足基肥,早施促苗肥,定植后至开花前追肥2~3次,以保证门椒、对椒坐果,防止徒长。

4.注意清沟排水,防病治虫。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尤其适宜嗜微辣地区或秋延后栽培作主栽品种。

鲁萝卜3号萝卜


品种名称鲁萝卜3号

分类 根菜类-萝卜
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64A作母本,北京大红袍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一代杂种,是目前国内优良的红皮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叶丛半直立,裂叶,叶绿色,叶片数10~12片。肉质根卵圆形,皮鲜红色,肉质白色,熟食风味好。生长期85天,前期生长速度快,可提早供应市场。单根重1.0~1.5千克。耐贮藏。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在5000千克/亩以上。

抗性

较抗病毒病和霜霉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山东地区立秋前后播种,东北地区7月10日前后播种,南方地区8月播种。

2. 采用宽垄双行栽植,行距66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密度6700株/亩左右。

3. 苗期注意保墒,及时间苗、定苗。定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施氮肥或复合肥,生长盛期可再施1次复合肥,且不能缺水。

4. 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

鲁萝卜1号萝卜


品种名称鲁萝卜1号

分类 根菜类-萝卜
学名Raphanus sativus L.

审(认)定年份1989年

审(认)定情况198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叶丛较小,半直立,羽状裂叶,深绿色。肉质根圆柱形,入土部分很少,皮深绿色,略具白锈,肉翠绿,辣味稍重。质地紧实。单株肉质根重500~700克,生长期75~80天。耐贮藏,沟窖埋藏,到翌年4至5月不糠心。可作生食、菜用兼用品种种植。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在4000千克/亩以上。

品质分析

还原糖含量3.42%,含维生素C为25.4毫克/100克鲜样,淀粉酶为269.1个酶活单位.

抗性

较抗霜霉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山东地区立秋前后播种,东北地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种。

2. 采用宽垄双行栽植,行距66厘米、株距25厘米,栽植密度8000株/亩左右。

3. 苗期注意保墒,及时间苗、定苗。定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施氮肥或复合肥,生长盛期可再施1次复合肥,且不能缺水。

4. 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 北方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