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畅一号豇豆

2020-08-10

品种名称天畅一号

分类 豆荚类-豇豆
选育单位 湖南常德天成种业公司
品种来源从优良地方品种87-3的变异株中,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长荚型豇豆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植株蔓生,蔓长2.5~3m。有侧蔓2~3根。主侧蔓均可结荚,始花节位3~4节。每花穗成荚2~4条,白绿色,荚长1.1~1.2m,良好肥水下可达1.5m,横径0.8~1cm,单荚重35g左右,荚内有种子12~20粒。种子千粒重140g左右。荚条匀称,荚面光滑无皱纹,无鼓籽,无鼠尾,嫩荚纤维素含量较低,肉质脆嫩,品质优良。

植株长势中等,早中熟,成荚率高。春播65天采收,夏播45天采收,全生育期100天左右。光照要求不严格,可以春秋种植,667m2产量2000~2500kg。

抗性:耐旱性强,抗病力强,抗高温。

栽培技术要点:

1. 整地、施基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性良好的田块。翻耕时,每667m2施入腐熟人畜粪1500~2000kg、饼肥25kg、三元复合肥50kg。耙碎,整成畦面。北方整成平畦,畦宽1.3m,南方整成高畦,畦宽(包沟)1.2~1.4m。沟深25~30cm,以利排水。畦面要平整,没有大土坨。

2. 播种。

在晚霜前7~10天当气温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长江流域在3月下旬至8月上旬均可播种,保护地栽培的可提早至2月播种。

一般采用直播,每畦播2行。穴距25~30cm,每穴3~4粒,干籽播种,每667m2播3300~3500穴,用种量2~2.5kg。也可育苗移栽,比直播更能促进花穗形成,育苗移栽的应在第一对真叶未展开时定植。每穴植3株。

3. 田间管理。幼苗第一对真叶展开时,及时查苗补棵,间去多余的幼苗,每穴留3株健苗,结合进行中耕和施肥,667m2浇施20%腐熟人粪尿750kg。当主蔓长20~25cm时,及时引蔓支架,支架长度2.2~2.5m,每穴1根,搭成人字形,上部交叉处放竹竿作横梁,以防倒伏。尽量在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上架,避免折断蔓叶。

大部分植株开始结芙后,肥水供应要充足,667m2用三元复合肥10~15kg,对水淋施,隔5~1天追1次,连追3~4次,必要时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液、钼肥或其他叶面肥。当主蔓长到20节左右,达到2~2.3m时。剪去蔓顶,促进下部开花结荚。

4. 防治病虫害。病害主要有锈病、煤霉病、枯萎病,可用粉锈宁、百菌清、多菌灵防治。虫害主要有豇豆荚螟、豆银蚊夜蛾、蚜虫等,可用辛硫磷、抑太保、Bt、吡虫啉防治。

5. 采收。开花后6~8天即可采收嫩荚。采收时,要保护好花穗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摘下。一般情况下,每隔1~2天采收1次。

精选阅读

春研一号(春丰一号)辣椒


品种名称春研一号(春丰一号)

分类 茄果类-辣椒
学名Capsicum annuum L.syn.C.frutescens L.

审(认)定年份2004年

审(认)定情况2004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赣审椒2004004

选育单位 宜春市春丰种子中心
品种来源13198971杂交选配的杂交辣椒组合。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中熟。该品种苗期长势中,株高65.1厘米,开展度57.4厘米,始花节位11~13节,分枝力中,叶色绿,果呈细羊角形,长尖椒,果长18.0厘米,果横径1.7厘米,果肉厚0.18厘米,单果重14.1克,果面光滑,稍弯曲,青果色绿,红果色红或红黄,味辣,抗病抗逆性强。该品种青果鲜辣,红椒味强辣,口感风味好,适宜鲜食、加工或作干椒;果实质地紧,耐贮运;整个生育期结果多,采收期长。

产量表现

2003年平均每亩总产量1846.5公斤,比对照赣丰5号减产18.7%。

抗性

田间病死株率9.2%,低于对照。

栽培技术要点

1. 保护地栽培在上年10月播种,次年2~3月份定植于大棚或地膜加弓棚内。

2. 单株定植,株行距40厘米45厘米,亩栽3000株左右。

3.露地栽培在2~4月均可播种,清明后定植,定植后,主干以下的侧枝全部摘除。

4. 在翻耕整土时,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磷肥100公斤,定植15~20天后,结合中耕除草,亩追肥纯氮46公斤、磷24公斤、钾36公斤。

5. 采果1~2次后,看气候、土地苗情再追肥。上半年以排水为主,7月份后,视旱情补充水份。

6. 在秧苗期,预防猝倒和立枯病,可采用苗菌敌700倍左右喷雾。在生长期间,注意预防虫害的发生。

适宜地区
适宜江西省各地种植。

涪杂一号榨菜


品种名称涪杂一号

分类 芥菜类-茎芥菜(榨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tsatsai Mao

审(认)定年份1999年

审(认)定情况199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重庆市涪陵农科所
品种来源以榨菜雄不育系118-3A作母本,以地方良种自交系永安小叶(代号154)作父本配组的杂一代榨菜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高52厘米,开展度58厘米。叶长椭圓形,叶色绿,叶面中皱,蜡粉中,少刺毛,叶缘波状,裂片2~3对,叶柄长3.5厘米。瘤茎近圆球形,皮色浅绿,瘤茎上每一叶基外侧着生肉瘤3人,中瘤稍大于侧瘤,肉瘤钝圆,间沟浅。在重庆一带栽培,从播种到瘤状茎采收约155天左右,较蔺市草腰子长3~5天。抽薹较晚,丰产性好。瘤状茎含水量低,皮薄,脱水速度快,适合加工。

产量表现

一般亩产2500~2800千克

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选在9月上中旬(白露前后),高海拔偏早,低海拔偏晚。

2. 亩栽培地用种20~30克,亩苗床地用种400~500克。

3. 苗期抓好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间苗,确保栽培用壮苗。

4. 4.5~5.0尺开厢,厢沟深6寸,每厢栽4行,退窝1尺,亩栽约5000株。

5. 栽前施足底肥,亩用腐熟人畜粪6000斤,40%含量高钾复合肥100斤,窝施。幼苗5~6叶时定植。在生长过程中根据长势灵活掌握追肥,当瘤茎长至2~3两时重追肥一次,亩追腐熟人畜粪5000斤,碳铵、过钙各100斤。

6. 榨菜病害主要有病毒病、根肿病等;虫害主要有猿叶虫、黄条跳甲、菜螟、菜蛾、蚂蚁等,注意各种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合在重庆市和四川省各榨菜产区栽培。

云油杂一号油菜


品种名称云油杂一号

分类 经济类-油料-油菜

审(鉴)定年份2002年

审(鉴)定情况2002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鉴)定编号DS014-2002

选育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油料所

品种来源1996年采用三系法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品种。其亲本不育系96F003A为引种品质双高杂交种秦油2号中的不育株经过连续多代与双低品种84001回交,并进行单株品质及农艺性状筛选而得。保持系96F003B即为84001。恢复系96F045C是用云油31号与Mam00杂交转育的双低后代再与引种双高杂交组合杂2-4的分离可育株杂交,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分离选择,并进行品质及农艺性状的筛选而得。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属三系早熟杂交油菜品种。根系发达,根深,幼苗直立,茎秆粗壮、叶大叶厚。全生育期秋播175~180天,夏播105~110天,属中熟组合。株高适中(155~170厘米,平均160厘米),有效分枝6.3~22.1个,平均10~1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60~401,平均每株295角,每角10~23粒,平均每角17.5粒,千粒重2.8~4.18克,平均3.5克,单株生产力6~30克,平均15克。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较多。种子呈圆形,种皮棕褐色。

产量表现

19982000年,参加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14.89公斤,较对照(H090)增产8.19%,居第一位。20002001年参加云南省夏播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53.7公斤和152.57公斤,比对照(云油21号)增产7.8%和6.36%。已在罗平、丽江、临沧、玉溪、通海、巍山、宣威、安宁、弥勒、昭通等地县累计示范近2000亩,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4.46%~34.3%。

品质分析

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检验,粗脂肪含量43.6783%,硫苷含量38.8%、棕榈酸3.8287%、硬脂酸2.3863%、油酸62.7241%、亚油酸16.8009%、亚麻酸9.3584%、甘碳烯酸1.3639%、芥酸0.2155%。

抗性

生长势强、耐旱、抗寒、抗倒伏、抗白锈病和病毒病

栽培技术要点

1. 每年必须使用F。代杂交种,以确保用种质量和增产效果。

2. 在9月底至10月上中旬雨季结束前播种。

3. 打塘点播,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每亩种植密度1.2万~2.0万株。

4. 施足底肥和磷肥、早施多施苗肥,巧施薹肥、增施微肥。每亩用5~10公斤尿素,50公斤普钙拌500公斤细干粪或细土杂肥盖塘作种肥。五叶期定苗后,亩用15~20公斤尿素、硼砂0.5~1公斤对水浇施苗肥。现蕾抽薹期视苗情亩用尿素10~15公斤对水浇施薹肥,并结合治虫每亩叶面喷施0.1%~0.2%硼肥50公斤。

5. 加强病虫害防治,出苗后防跳甲,进入花期防蚜虫。

适宜地区
适宜云南省海拔1400~2100米中上肥力水平的甘蓝型油菜产区种植,也适宜云南省夏播甘蓝型油菜产区种植。

备注
原代号:96F045D

拍砸一号西葫芦


品种名称拍砸一号

分类 瓜类-西葫芦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该瓜是一代杂交金丝搅瓜品种,极早熟,全生育期70~75天,株高65厘米,开展度50厘米,无蔓生长,主蔓结瓜。全株叶片14~16片,3~6叶见雌花进行人工授粉,整枝拿权,每株结瓜1~2个,单瓜重2~3公斤,最大的5公斤,每亩产量4000~5000公斤。主要以老瓜为食。食用时,用力拍砸瓜的周围,或放开水锅内煮3~5分钟,切开搅拌瓜心,就成粉丝一样的瓜条。可热炒、凉拌,味道鲜美。

栽培技术要点:全国各地均可栽培。2~4月份大小拱棚育苗栽培,种子发芽25℃左右,生长常温15~28℃,10℃以上生长正常,高于30℃以上,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易感病毒病。每亩种植1200~1250株,多施有机肥、土杂肥,少施氮肥,加强田间管理。

适宜地区适宜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桐农一号榨菜


品种名称桐农一号

分类 芥菜类-茎芥菜(榨菜)
学名Brassica juncea Coss. var.tsatsai Mao

选育单位 浙江桐乡农经局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桐乡地方品种一半碎叶,由浙江桐乡农经局经选择优良单株、混系繁种育成。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型较直立,株高42厘米,开展度42厘米57厘米,叶片深裂,瘤状茎长圆形,纵横茎比1.1∶1,瘤间沟不明显,瘤状突起常排列成3层,平均单个重300~500克,空心率70%左右,中熟偏迟,生长期180天左右,耐寒、耐肥性好。

产量表现

亩产量2500~3500千克。

适宜地区 适宜浙北、江苏、安徽等地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