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苏州青白菜

2020-05-28

品种名称矮脚苏州青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选育单位 苏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苏州市蔬菜研究所用多倍体育种技术育成的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别名苏州青3号株型直立,株高25厘米,开展度40厘米,矮桩、束腰。每株有14片叶,最大叶长21.2厘米、宽14.7厘米。叶片大、深绿色、圆形,叶肉厚,叶柄匙形,长7.9厘米、宽3.9厘米、厚0.9厘米。粗纤维少,口感好,冬性强,抽薹开花晚,克服了春栽苏州青抽薹早、单产低及四月慢、五月慢叶色黄绿、品质差的缺点。能在春季作大菜栽培,填补了春季缺少青梗类大青菜的空白。单株重250~300克,较抗白斑病、霜霉病,商品性好,该品种亦可在夏季作小青菜和秋季作大青菜栽培。

产量表现

一般产量为1800~2000千克/亩。

栽培技术要点

苏州地区。

1. 夏播小青菜。撒播,播后25天左右收获。

2. 秋播大青菜。7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育苗,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定植,苗龄25~30天,定植后30天左右收获,产量1800~2000千克/亩。

3. 春播大青菜。2月上旬播种,大小棚双层覆盖育苗,防止幼苗受低温影响,诱发未熟抽薹。要求土壤肥力高,保持湿润,苗龄30天左右,露地栽培,3月下旬定植,定植后30~40天收获。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扩展阅读

锦园新矮青白菜


品种名称锦园新矮青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审(认)定年份2003年

审(认)定情况200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认)定编号沪农品审(认)蔬菜2003第034号

选育单位 北蔡锦园园艺场
品种来源矮抗青/新场青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适宜于秋冬栽培,生长期短,播种后35~45天即可拧心形成菜心,由于拧心早,可以较早形成商品产量,作优质菜心菜上市,抗病毒能力较强,本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早秋也可栽培,作原地菜生产,品质、产量均优于双亲原始种,即新场青和矮抗青,纤维素适中,克服了新场青生长慢、纤维素较多的缺点,叶片也有所增大。

产量表现

1999年秋至2000年秋冬季进行品比和示范试验,一般亩产量2590~3046公斤,高于对照新场青与矮抗青。

栽培技术要点

1. 可育苗移栽,也可作原地菜播种,也可以一种多卖的方式种植,但播种量不一样。

2. 秋冬青菜可于8月至10月上旬播种,作原地菜播种量为每亩0.4~0.5公斤,一种多卖播种量为每亩0.7~0.8公斤,冬季育苗移栽播种量为每亩0.7公斤,不宜过密,以免影响秧苗质量种植密度为10~12厘米见方,秧龄不超过30天,以25天秧龄最好。

3. 种植青菜为短期作物,一般以肥水促进,但不宜大水漫灌,以免造成烂菜。

4. 在生长过程中,及时注意病虫害,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防治,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农药使用规定,以保证安全。

适宜地区
适宜上海市种植。

苏州青油菜


品种名称苏州青

分类 白菜类-白菜(小白菜、油菜)
选育单位 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苏州市蔬菜种子公司以地方优良品种苏州青、香青菜等为材料,通过引进Ogura不育源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进行转育而育成的品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株高22~24厘米,开展度31~40厘米,冠平束腰,呈百合状。叶广椭圆形,深绿色,长16~18厘米、宽14~16厘米,叶面平滑,叶片较厚、全缘,叶脉明显突出,基部无裂片,心叶微皱;叶柄阔,淡绿色,较厚,基部向内弯曲,呈匙形,长7~9厘米、宽4.5~5.3厘米、厚0.8~0.9厘米,叶柄重平均占单株重的2/3,单株重500克左右。本品种属秋冬性白菜,早熟、丰产,品质优良,熟食质糯、纤维少。适应性强,较耐寒,抗病性较弱。

栽培技术要点

江苏地区2月上旬至8月撒播,用种量1~1.5千克/亩,25~40天收获小青菜,产量800~1250千克/亩,49月上市。7月中下旬至9月播种育苗,8月下旬至11月中旬移栽,移栽后30~50天收获大青菜,产量1000~4000千克/亩,912月上市。10月初播种育苗,11月移栽是小藏菜,12月上市,产量800~1500千克/亩,菜薹在3月上市,产量750千克/亩。头茬大菜(8月下旬至9月中旬移栽)行距30厘米、株距30厘米,二茬大菜(10月中旬移栽)行距27厘米、株距27厘米,三茬大菜(11月中旬移栽)行距20厘米、株距20厘米,小藏菜行距17厘米、株距17厘米。苏州青可周年生产供应。

注意事项

1. 本品种不可自行留种。

2. 各地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种植条件,适时播种,若大面积栽培应先引种试种。

适宜地区
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苏州市一年三茬蔬菜高效生产新模式


近年来,江苏省省政府大力实施农业三项工程,推进农业优新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全省涌现出一批蔬菜高产高效新模式。其中黄瓜/辣椒耐热青菜(普通白菜)芹菜茬口安排模式已成熟应用,并有较大推广价值。2009年,应用该种植模式,每667平方米黄瓜产量6000 千克,产值12000元,耐热青菜产量2000千克左右,产值4000元,芹菜产量4000千克左右,产值9000元,合计每667平方米总产值在25000元左右,纯效益可达15000元左右。以辣椒轮茬计,每667平方米辣椒产量35000千克,产值8000元左右,合计每667平方米总产值约21000元,纯效益可达11000元。

1. 茬口安排

黄瓜12月~翌年1月播种,2月下旬~3月初定植于塑料大棚,采收到6~7月。

辣椒电热线育苗一般在12月下旬~翌年1月上旬播种,温床育苗在11月播种,冷床育苗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3月上中旬定植,6~7月采收基本结束。

耐热青菜6~8月均可栽培,需提前育苗,一般苗龄20天,黄瓜/辣椒采收后定植,20天左右上市。

芹菜7月中旬~8月中旬播种,苗龄60天左右,9月中旬~10月中旬定植,根据不同品种和市场需要,适时分批采收。

2. 品种选择

(1)黄瓜

可选择申青系列(如申青1号)、天津系列(如津优、津研、津春)、水果型黄瓜(如荷兰黄瓜、拉迪特小黄瓜)品种。

(2)辣椒

早熟栽培宜选较耐寒、对低温适应性较强、坐果节位低、早熟丰产的辣椒品种,如苏椒5号、徐研大椒、湘研12号、赣椒1号、早丰1号、洛椒系列(如洛椒8号、洛椒98A)、汴椒;甜椒品种如海丰5号、中椒系列、嘉配5号、开椒6号、进口彩椒。

(3)耐热青菜

宜选耐热的日本华王青菜等品种。

(4)芹菜

应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商品性好的芹菜品种,早秋芹宜选用早青芹,晚秋芹可选用黄心芹、上农玉芹、双港西芹等。

3. 栽培技术

(1)黄瓜

①培育壮苗:种子采用温汤浸种、催芽,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每立方米营养土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消毒。幼苗出土时保持较高的温度,齐苗后适当降温,定植前7天进行降温炼苗。

②施肥定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以上,做高25厘米的高畦,畦面覆盖地膜,按行距70厘米、株距30 厘米栽苗,每667平方米定植3000株左右,选晴天进行。

③田间管理:定植后1周,黄瓜已开始甩蔓,需及时吊蔓,一般根瓜坐住前不施肥,根瓜坐住后,结合浇水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10千克,以后每隔7~10天追肥1次。随时去除雄花,打掉卷须,摘除植株基部侧枝,并除去化瓜、弯瓜及畸形瓜。

④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当地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等,除适当进行通风、降低湿度、清洁田园来减轻病害发生外,可交替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害虫有潜叶蝇、蚜虫、烟粉虱等,可采用色板诱杀以减少虫口基数,也可选用2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及时采收:当瓜蒂粘连的花冠由黄变暗时为最佳采收期,及时采摘可以防止坠秧,避免化瓜,特别是根瓜应及早采摘。

(2)辣椒

①浸种催芽、播种播前进行苗床消毒: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克。播前将种子用纱布包好置于凉水中浸泡8~10分,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不断搅拌至温度降到30℃再浸5 小时。然后进行催芽,先将种子用清水漂洗3~4次,捞出后用2倍洗净的细沙与种子混匀,盖上湿布,前期温度掌握在28~30℃,后期20~25℃,5~6天后齐芽即可播种。播后浇透水并搭小拱棚,覆盖遮阳网保湿、保墒。

②培育壮苗:幼苗二叶一心时及时栽入营养钵。棚内白天气温保持在25℃以上,夜间控制在16℃以上,相对湿度要求在70%以下。每隔10天喷施1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炭疽病和灰霉病,连喷3~4次。每隔7~10天浇施稀薄农家有机液肥1次,保持钵土湿润。12月~翌年1月主要做好苗床常规管理工作,控制好肥水,防止徒长,加强通风换气,严控棚内温、湿度,以培育壮苗。

③适时移栽: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3000~4000千克、三元复合肥40千克,深翻整地、开深沟做高畦,畦面宽60~70厘米,沟宽25~30 厘米,畦高15~20厘米。定植前7~10天覆膜。每畦种2行,株距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苗3000~5000株。定植后5~7天密闭大棚,使大棚内温度达到30℃左右。夜间采用多层覆盖保温防冻,白天应将覆盖物揭开透光,以促进幼苗早发新根、早缓苗。幼苗长出新叶后,白天棚温可降至24~28℃,高于30℃时要适时适度放风,排湿降温,夜间保持15~20℃。

④田间管理:坐果前酌情轻施提苗肥,用稀薄农家有机液肥灌施或每667平方米随水浇施尿素5千克。开始采果后,在株间每667平方米交替穴施尿素和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以后每隔10~15天追1次肥,每次每667平方米施10千克左右。生长前期要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生长旺盛的侧枝,中后期摘除植株内部过密的细弱枝。

⑤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疫病、根腐病、灰霉病、蚜虫、烟粉虱等。防治措施:一是进行种子及苗床土壤消毒,尤其是连作大棚定植前一定要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克加干细土1 千克拌匀撒于畦面。二是实行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三是注意大棚通风排湿;四是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并尽早防治蚜虫、烟粉虱,以减少病毒病为害。

⑥采收生长瘦弱的植株,可提早采收青果,而对生长旺盛甚至有徒长趋势的植株,可延迟采收,以控制茎叶生长。无论是采收青果还是红果,门椒都要尽量早摘。产量高峰期隔1~2天采收1次。

(3)耐热青菜

华王青菜播种密度要稀,每667平方米用种量700克,100平方米幼苗可定植300平方米大田,一般苗龄20天。在前茬采收后即可定植。标准钢架大棚每棚纵向做3条1.8米宽的畦,畦高10厘米左右,同时要求畦面平整或畦面中间略高呈微拱形,以防止畦面积水烂苗。株行距各为15厘米左右。华王青菜生长期短,需水需肥量较大,整地前每667平方米可撒施三元复合肥50 千克和碳酸氢铵25 千克,以后根据苗情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再追施4~5千克尿素2次,在高温季节宜经常浇水,以满足肥水需求。定植后20天左右即可上市。华王青菜的主要害虫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夜蛾等,可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以降低虫口基数,必要时交替选用Bt乳剂、甲维盐等农药防治。

(4)芹菜

①培育壮苗:播前用清水浸种4~5小时,再冲洗揉搓1~2次,用湿布包好,置于阴凉处(7~8月于白天置于冰箱内,晚上取出),确保种子湿润,待80%种子露白后播种。一般每667平方米苗床播种量1.5~2.5千克,可供3~4倍面积定植之用。出苗后应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10~15千克。

②定植:翻耕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2500千克、三元复合肥50千克,深耕15厘米,随即细耙做畦,畦(连沟)宽1.8~2.0米。芹菜苗龄60天左右定植。一般本芹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株行距为10~15厘米见方;西芹3~4叶时间苗1次,6~7片叶时定植,株行距15~20 厘米。定植后随即浇定根水。

③田间管理:除基肥外还需追施肥水多次,定植缓苗后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 千克,并且要保持土壤湿润。

④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害虫是蚜虫,可用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

⑤采收:根据品种和市场需要,适时分批采收。

白菜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白菜,拼音:báicài

拉丁学名:

别称:大白菜、黄芽白、绍菜

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亚目:

科:十字花科,亚科:

族:,属:

主要产地

山东、陕西、河北等省

形态特征

浅根性,须根发达,再生力强,适于育苗移载。茎在营养生长期为短缩茎,遇高温或过分密植时也会伸长。短缩茎上着生莲座叶,为主要食用部分,又是同化器官。叶圆、卵圆、倒卵圆或椭圆形等,全缘、波状或有锯齿,浅绿、绿或深绿色;叶面光滑或有皱缩,少数具茸毛;叶柄肥厚,横切面呈现扁平、半圆或偏圆形,一般无叶翼,白、绿白、浅绿或绿色;叶序为2/5或3/8,单株叶数一般十几片。花茎叶一般无柄,抱茎或半抱茎。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黄色,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花丝4长2短;雌蕊1;位于花的中央。异花授粉,虫媒花。长角果,内有种子10-20粒;成熟的角果易开裂,需及时收获。种子近圆形,红褐或黄褐色,千粒重1.5-2.2克。

药用价值

味甘,性平,微寒;归肠、胃经。

营养价值

大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而且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养颜效果。中含有微量的钼,可抑制人体内亚硝酸胺的生成、吸收,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白菜中所含的锌,也高于肉类和蛋类,有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白菜富含钾且钠含量少,不会使机体保存多余的水分,可减轻心脏负担。

醋熘白菜
原料:
嫩白菜帮300克、水发海米2克、鲜青椒50克、湿淀粉15克、猪油50克、花椒5料、香油10克、醋、味精、蒜片、酱油各适量
做法:
1、白菜帮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一字条形块,青椒切白菜块小一点的一字条块。
2、锅内放油,加热至五成热时放入花椒粒,炸成紫红色(不要糊)时,捞出花椒粒不要,然后把白菜块放久内翻炒几下,再放姜丝,蒜片,海米,再炒几下,速加醋,糖,味精,精盐,鲜汤(50克),加盖焖1分钟后去盖,白菜断生加青椒块,翻炒几下,调好口味,用湿淀粉勾芡,点香油出锅装盘。

白菜图片

豫白菜8号大白菜


品种名称豫白菜8号

分类 白菜类-大白菜(结球)
审(认)定年份1998年

审(认)定情况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选育单位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品种描述
特征特性:生长期55~60天,植株生长势旺,植株生长整齐一致平均,株型直立。株高约36厘米,开展度72厘米左右。外叶10片,外叶浅绿,叶面少毛,叶帮白色,叶球矮桩叠抱,球高24.5厘米,横径20.3厘米,球形指数1.21,单株净菜重2.4千克,净菜率67.4%。

产量表现:大田生产一般净菜产量为3900~6700千克/亩。

品质分析:丰产稳产性好,品质嫩,口感好,含可溶性固形物2.22%、粗蛋白质1.09%、维生素C24.1毫克/100克鲜样、粗纤维0.66%。叶帮少,软叶率64.8%。

抗病性: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

栽培技术要点:河南省适宜播种期为7月20日至8月25日。播前每667平方米撒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垄下条施复合肥25千克。定植株行距50厘米57厘米,栽植密度2300株/亩。用种量100克。高垄直播,如育苗移栽需在5片叶前带土定植。因播种期早,苗期要注意多浇水,以利降温出苗。做到三水齐苗,五水定棵,中后期保持地面见干见湿。应适当追肥,每667平方米可随水冲施尿素10千克或人粪尿500千克,莲座期及结球中期各1次,管理以促为主,一促到底。病虫害防治同一般大白菜生产,叶球紧实后即可上市销售。

适宜地区
适宜河南、河北、甘肃、陕西、山东等地作秋季早熟大白菜栽培。

相关文章

最新更新

相关推荐